长江商报记者黄聪
随着中国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商业航天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其显著的技术牵引和产业引领作用吸引了关注的广泛关注。
9月中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研究院”)在黄海借助“一箭九行星”成功将吉林长光卫星有限公司研制的吉林一号高芬03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有专家表示,这次发射任务是真正的海上商业应用发射。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商业航天市场的规模有望在两年内迎来万亿美元的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
上海航天科技研究院科技委员会秘书长潘军保守估计,未来5到10年,我国发射商用小卫星需求将超过4000颗,商用卫星制造需求将呈现爆炸式增长。
商业航天市场已达到8362亿英镑
商业航天的发展始于2014年底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业航天。
2015年颁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
《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航天基础设施建设等航天活动。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提出“新基础设施”概念,其中“航天工业”首次纳入新基础设施范围。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整体规模逐年扩大,2019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为8362.3亿元,同比增长23.5%。有业内人士预测,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望在两年内迎来万亿美元的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
目前,我国商业航天企业有200多家,上市公司有20多家。
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徐明说:“目前,全球约80%的地区(包括海洋、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等)有近50%的人口。)无法访问互联网。一方面,这些地区往往基础设施薄弱,大规模建设地面网络系统投资巨大,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卫星通信将为这些地区和人口的网络覆盖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连接海域、空域和地面网络非常困难,天基互联网是唯一已知的解决方案。这一巨大的互联网缺口将对宽带卫星通信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将给商业航天带来巨大的产业机遇。”
指数-level 5到10年的增长
近日,长征11号“海药2号”运载火箭成功将9颗03-1高分“吉林-1”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实现了中国首次海上商业应用发射,使中国快速发展的商业航天工业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这次发射任务是一次真正的海上商业应用发射。它不仅一次性将9颗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还完成了同一轨道平面的部署,进一步优化了海上发射的技术流程,完善了海上。发射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未来海上发射的正常化和高频化奠定了基础。”火箭总裁、第11运载火箭副司令员郑锦辛说。
长江商报记者魏度 曾经轰动资本市场的资本派系达州帮沉寂三年后,其核心人物之一李勤正面临着危...
长江商报记者魏度 被视作资本市场“野蛮人”的宝能系,在领受银保监会顶格处罚三年后,又满血复...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经济生活遭受重创。资本市场上,从手套、口罩等防疫物资产品相...
“社区店上半年一直在“高速奔跑”。”超9成消费者认为“便利店能解决吃、穿、住、行、用的各类需求...
长江商报记者张璐 “有汇源才叫过年”,对于朱新礼和他的汇源果汁(01886.SH)来说,这个年关并不...